
作为在元素周期表中排位第一的氢,是最轻的气体,也是宇宙中最多的物质。在宇宙的普通物质中,大约75%为氢。
其中最惹人关注的是,氢燃烧之后的惟一产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因此,氢能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
一、“万众瞩目”的氢能
2020年,中国正式向世界宣布了“3060”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氢能产业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能源安全战略。国际氢能委员会近期发布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能领域投资总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根据2017年麦肯锡研究公布的《2050年氢发展蓝图》,氢能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全球范围内,氢能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商业势头。
加氢站建设正势如破竹氢能被国际社会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全球氢能发展正步入快速产业化阶段。加氢站是氢能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当前,加氢站在全球的建设正势如破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659座加氢站投入运营,分布在33个国家或地区。2022年,全球范围内更预计将新增252座加氢站。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截至目前,我们国家累计已经建成264座加氢站,广东省是目前加氢站最多的省份,已建成50余座,山东拥有28座,数量暂居全国第二,江苏、浙江两省份均建成21座,居全国第三。此外,从资源、周期和投资等方面考虑,油氢合建站成为主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在建和建成加氢站共243座,其中,油氢合建站的占比超过了50%。
受大环境和政策影响,全球各国陆续推出了愈发严格的排放法规,新能源汽车正快速的“挤压”着燃油汽车的“生存空间”。
近日,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投票支持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到2035年在欧盟27国禁售燃油车的建议,欧洲议会全会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安排对这一建议进行表决。
事实上,提出“禁售燃油车”的不仅限于欧盟地区,我国的海南省也曾提出将在2030年全方位禁售燃油车。而车企也陆续推出了停售燃油车时间表,比亚迪在 4 月 3 日正式宣布已经在 3 月停产燃油车,成为了全球首家停产燃油车的汽车企业。
从销量来看,4月国内车市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但新能源车却逆势翻盘,4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1.2万辆,同比增长43.9%。
德国宝马集团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日前表示,在今后数年内,中国都将是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场。
◊政策+投资双管齐下
能源科技革命是历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当前在世界经济低迷,缺乏强有力带动产业的情况下,许多国家把氢能作为未来产业进行规划和发展,并逐步将氢能规划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通过加强顶层发展政策指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应用示范建设,持续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当前我国,“双碳”背景下,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能源体系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目标。从政策方面,国家除了今年重磅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外,近三十个省份及直辖市也陆续发布了氢能发展相关政策方案。
5月10日,《嘉兴港区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上海市)发布,主要包括:设备厂房补贴、企业研发补贴、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开发补贴、行业标准制定补贴、加氢站运建设补贴、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示范项目补贴、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与运营补贴、筹建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单项补贴最高可达4000万元。在政策扶持和“双碳”目标下,多方抢滩布局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大量项目批量上马,业内人士预计2022年底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测算,2022-2025年中国加氢站建设投资累总规模将超过125亿元。
风口之下,发展面临的问题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中国氢能产业也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难题。
- (1)氢能相关行业,基础设施不足,全产业链技术成熟度不高,标准不统一,规模化储运难度大,储运成本高、效率低。
- (2)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日俱增,但国内核心技术尚未突破;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再加上政策优惠逐渐减少,涨价风波不断,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强,中国仍将是全球燃油车市场的主力之一。
- (3)前期建设过高;以加氢站为例,有公开资料显示,不含土地费用,加氢站建设成本是1500万~2000万(根据加注能力的不同),其中,设备成本约占80%。
- (4)石油作为世界工业第一能源要素,资源位置无可取代;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的油田被发现;此外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石油资源依然炙手可热;如今年5月,沙特阿美(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一。
- (5)科普工作不到位;针对氢能经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性、适用性、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知识尚未普及推广,普通大众一知半解。
- (6)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应用场景不足,商业模式不成熟。
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空气产品公司CEO Seifi Ghasemi(葛思明)曾说:“30年后,氢气将会跟现在的石油一样重要。”对这句话的理解,很多人可能更多的关注到“30年后的氢气”而忽略现在的石油。Seifi Ghasemi的话中,一方面表明了氢气是未来趋势,另一方面指出了当下仍然是石油能源的黄金时代。
我国的能源结构转换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油小酷在行业深扎十余年,通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测,针对加油站的发展,总结了以下几点来:
1、拓展服务内容
加油站作为我国的民生项目,其发展必须牢记以客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站内不仅要提供加油服务,同时也要积极拓展其他的服务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2、 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现阶段,商品价格已经不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决定性因素,更多的时候优质的服务才是客户的首选,所以加油站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3、注重文化输出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凝聚力强的文化能直抵人心,让客户印象深刻。
4、注重乡镇和县城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取得重要进展,很多分析认为,中国县城将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此外,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汽车下乡政策有望于6月初出台,鼓励车型为15万元以内的汽车(含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每辆车补贴范围或在3000元-5000元。业内专家预计,汽车下乡将促进燃油车20万-30万辆销量,促进新能源汽车30万-50万辆销量。
虽然加油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但受地理位置和经济等方面影响,县城和乡镇市场,依然有很大市场空间;随着汽车下乡和国家县城建设政策的推动,势必对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加油站老板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提前进行市场布局。
声明: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