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工信厅、吕梁市联合举办“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上企业协作配套签约会”,一次性签约16个项目,涵盖制、储、运、加氢及氢能源应用等多环节。在“煤都”走向“氢都”的路上,产煤大省山西又进一步。瞄准氢能产业的不只是山西一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形成集制备、存储、运输、应用于一体的氢能产业集群,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陕西加快编制《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拟支持榆林等地建设规模化副产氢纯化项目,形成2个到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氢气工厂。山东规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记者了解到,多个煤炭产区抓住“氢”机遇,正在主动谋突破。 “煤”“氢”互动逐步深入 山西拥有全国最大的焦化产能,煤炭炼焦过程得到副产品——焦炉煤气的含氢量约为60%,年可提取氢气140亿立方米。加上煤制氢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为布局氢能带来先发优势。据悉,该省已将氢能列为“十四五”规划的先导性未来产业、首批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 作为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炭和煤炭生产企业之一,山西美锦能源率先尝试。“去年7月,我们在制氢端有了新突破,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项目建成投产,全年生产的高纯氢气可满足5600台公交车、8000台物流车或2200台重卡满负荷使用,每年带动碳减排约18万吨。在此产量下,还可以扩展氢气液化装置,提高氢气外运能力覆盖至邻省。”公司副总裁姚锦丽表示。 “煤”“氢”互动在更多产煤地展开。据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氢能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瑞介绍,该基地已形成氢气产能247万吨,占全国产氢量的7.5%,其中煤化工产、用氢总量达到240万吨/年。 现阶段可为氢能供应兜底在刘峰看来,“互动”更有着兜底意义。“氢能是二次能源,依赖电解水或由化石能源经转换获得。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本就困扰着我们,现阶段仍需依靠资源比较丰富的煤炭制取氢气,否则氢能供应可能出现无米之炊。” 刘峰列举了一组数字:当前,我国氢产量达3500多万吨,其中仅高温炼焦和低阶煤分质利用中低温热解副产的氢气就接近1000万吨。加工成高纯气供汽车使用,以投用在鄂尔多斯某露天煤矿的氢能重卡估算,每车每年跑10万公里,可供同类型车100多万辆;如果是家用小型乘用车,可供数百万辆。 “产业发展初级阶段,氢气需求量并不大,但便捷、低成本、稳定供应非常重要。在绿氢尚不具备条件的阶段,不妨将煤制氢作为氢源其中一分支,这也是煤炭深加工领域发挥作用的一个有效窗口时机。”赵瑞提出,煤化工是氢能产、用量最大的领域,也将成为绿氢应用的重要场景。然而,绿氢耦合煤化工全流程的优化仍需研究。“要打通绿氢规模化应用于煤化工耦合的成套工艺流程,实现设备利用、能效提升、降耗减碳水平的最优化。目前,理论层面研究较多,尚无足够的实际操作数据验证绿氢替代变换、绿氧替代空分、酸性气体净化等环节的节能降耗量,从而设计出各系统的最优化匹配方案,这是重要技术需求。” 声明: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
动态
天然⽓制氢的特点: 流程短、投资低、技术相对成熟、运⾏稳定、环境友好,但原料成本较⾼,制氢成本受天然⽓价格的影响较⼤,近⼏年天然⽓价格⼀路飙升且冬季限⽓保民⽤⼀直未能得到改善。 主要工艺流程介绍: 天然⽓与⽔蒸⽓重整制得以H₂、CO、CO₂为主要组分的合成⽓,再经过CO变换以及H₂提纯⽣产过程获得⼀定纯度的氢⽓。天然⽓制氢是化⽯能源制氢中最环保的⼯艺路径,因此天然⽓制氢也是全球氢⽓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国内天然⽓资源相对匮乏且价格昂贵,⼤规模推⼴具备⼀定难度。碳排放⾓度看,通过天然⽓制氢⼯艺,每制得1kg氢⽓,将排放10.86-12.49kg的⼆氧化碳,碳排放量远低于煤制氢⼯艺,若征收⾼额碳税,国内天然⽓制氢成本有望低于煤制氢成本。 声明: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煤⽓化制氢的特点: 流程长、投资⾼,运⾏相对复杂,同时原料相对便宜、带来成本优势。主要⼯艺流程为煤或煤焦与纯氧和蒸⽓反应得到以H₂和CO为主要组分的煤⽓,再经过煤⽓净化、CO变换以及H₂提纯等⽣产过程获得⼀定纯度的氢⽓。煤制氢装置的期初投资额较⾼,需要⼤规模制氢,才能分摊折旧压⼒,规模越⼤,成本优势更明显。 ⽬前国内煤制氢装置规模通常在每⼩时⼏万标准⽴⽅⽶⾄⼗⼏万标准⽴⽅⽶,投资额在⼏亿⾄⼏⼗亿不等。煤制氢废⽔、废⽓、废渣排放量⼤,环保投⼊⼤,因此⼀般⽤于化⼯⽣产,将碳元素转移到化⼯产品从⽽减少碳排放;若单独⽣产氢⽓,每千克H₂约产⽣19-29kg的CO₂,按北京2018年碳交易价50元/吨考虑,氢⽓⽣产成本会增加1-1.5元/kg。此外,煤制氢⽓中含有的杂质较多,对于纯化装置要求较⾼,从⽽抬⾼了其⽣产总成本。 声明: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 据国外网站Offshore报道,6月24日,英国能源巨头Subsea 7与荷兰氢能技术开发商OneSea Energy签订谅解备忘录,二者将合作探索海上浮式制氢(floating offshore green hydrogen)的新技术。 谅解备忘录规定,OneSea和Subsea 7将共同探索开发海上氢气生产的解决方案。 两家巨头将寻找并评估合适的技术以加速海上大规模制造氢能源的进程。 据报道称,目前OneSea已提出三种解决方案,来生产从浅水至深水等不同水域的的氢气。 这三种解决方案分别OSE50、OSE40和OSE1000。 ► OSE50的氢电解槽容量为50兆瓦,用于在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工业集群附近的浅水位置运行,可通过使用潮汐能、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生产氢气。 ► OSE400的氢电解槽容量为400兆瓦,可适用于深水和恶劣环境下的氢气开发。OneSea表示,该装置提供了以气体和液体形式(LOHC)储存和卸载氢气的方案。 ► OSE1000的氢电解槽容量为1,000兆瓦,专为具有集线器功能的远程操作而设计,可部署在为独家生产和出口绿色氢而开发的大型浮式风电场中。 声明:本文来源前瞻网,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搜索 复制 ...
Read MoreRead MoreAs a kind of new energy vehicles, hydrogen energy vehicles not only have shorter charging time, more economical efficiency, and longer battery life, but why are they not as popular as pure electric vehicles? A hydrogen energy vehicle can achieve a cruising range of 800 kilometers...
Read MoreRead More氢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它不仅充电时间更短,经济性更强,续航能力更长,但是为什么没有像纯电动车一样普及呢。 一台氢能源汽车仅需5公斤氢气就可以达到800公里的续航里程,充满电也仅需3分钟,并且使用氢能源的最大好处就是它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因此仅产生水蒸气排出,有效减少了传统汽油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但是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也就是氢能源汽车现在还止步于少数车型不能普及的原因。 第一,氢的密度低,储存难度系数大,如果储存不好可能影响环境。 第二,制造燃料电池技术有限,不能完美解决质量和成本的矛盾。 第三,原料来源,氢作为能量的携带者而非能源,提取中效率达不到完美,不能像其他能源一样可以大量提供。 第四,投入成本不低,全面普及代表着巨大资金的投入。 第五,传统汽车技术革代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刚占领部分市场,还没有达到技术革新的要求。 声明: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
Read MoreRead More最近一涨再涨的油价牵动着无数油车车主的心,同时也带热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但现阶段新能源在卡车领域普及的还相当缓慢(高昂的车价和较短的续航里程是硬伤),因此高油价给卡车司机带来的焦虑远胜乘用车车主。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使用新能源,又兼顾传统车特性的解决方案呢? 这个还真有,就是“氢内燃机”。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卡车相关企业对于形势变化的嗅觉异常灵敏。 几则新闻: 1、2021年12月,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理工大学正式发布玉柴首台商用车氢内燃机。 2、2022年1月,康明斯宣布联合物流企业于下半年验证 15 L 氢内燃机; 3、2022年6月8日,由一汽解放自主设计研发的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成功点火并稳定运行; 4、2022年6月14日,中国重汽、潍柴动力联合发布全国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 短短半年内这些国内国际知名企业都发布了和氢内燃机相关的消息。 潍柴氢内燃机 氢内燃机何以大火? 在众多替代化石能源的备选者里,氢有着自己十分独特的优势。比如其热值高(大约是汽油的3倍),燃烧之后就是水,十分的环保等等。 因此有人将氢能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其他诸如甲醇、生物柴油、天然气等石油替代燃料光环保这块就和氢气没有可比性)。 目前氢能利用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 过去大家听到最多的是氢燃料电池,不过氢燃料电池因为技术复杂和造价高昂等因素,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也就给氢内燃机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并且从适应性和匹配度方面来看,在卡车领域氢内燃机比氢燃料电池更有优势。 综上在氢燃料电池没有大规模产业化之前,氢内燃机是最佳利用氢能的形式。由此相关企业要想适应越来越苛刻的环保法规(欧7排放标准预计在2025年在欧盟开始实施,我国后续也会跟进),选择氢能是个靠谱的选择;而现阶段要想低成本的利用氢能,氢内燃机就成了不二之选,它火也就顺理成章了。 声明: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
Read MoreRead More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高雷 卢增晖) “景县氢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商机无限,前景灿烂……” 6月15日,在景县举行的氢能产业发展和项目合作交流座谈会上,景县县委书记孙文欣、景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景辉向到访的知名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负责人、专家教授详细介绍了景县特色产业发展和氢能源产业谋划情况,他们用饱满的热情、真诚的语言向广大院企发出诚挚邀请,期望在景县氢能开发利用上,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近日,福沺能源集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10余家院企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教授就氢能开发利用系列项目,到景县的海伟集团考察对接。 大家实地考察了海伟集团生产区、控制室等主要部位,现场了解生产管理运营情况和景州氢能负碳产业园规划建设情况。 院企代表到海伟集团进行考察对接。韩晓宇/提供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孙剑表示。 “经过前期与景县政府、海伟集团的对接洽谈,特别是今天实地考察后,我们对景县和海伟集团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景县的发展环境、发展前景以及海伟集团的运营状况、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与景县政府、与海伟集团的深入对接,力争早日达成合作,早日启动建设,取得实效。” 福沺能源公司董事长朱龙同样表示。 “景县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特色鲜明,双方可以在氢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下一步,希望双方加强合作交流,深度参与氢提纯氢开发项目,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双方共赢。” “招大引强,是当前全县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景县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唐连华介绍说,该县专门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组建招商引资小分队,多次赴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同时,大力开展电话、微信、网络等线上招商活动,为促成此次海伟集团氢气项目落地,该县先后27次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天津大学、山东浪潮集团、海尔集团、西安交大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视频对接和座谈交流,用心用力用情为企业搭建“联姻桥”。 枝繁巢暖,引凤来栖。景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季宪章表示,为推动项目落地,该县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的理念,落实重大项目顶格推进和实行重点项目县级干部分包责任制,不断完善招引项目落地服务机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支持项目建设。在景县氢能开发利用上,积极鼓励支持当地海伟集团与优秀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氢能源领域研发、生产和应用,加快景州氢能负碳产业园项目落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为推动景县氢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声明: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搜索 复制 ...
Read MoreRead More3月2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1-2035年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确定目标,特别强调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规划》确定了氢能清洁低碳发展原则,未来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指出,近两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态势较为积极,并提及宁夏宁东光伏制氢项目为煤化工项目提供绿色低碳氢能、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一批风光制氢项目等示范案例。 据公开信息,该宁东光伏制氢项目为宁夏宝丰能源(600989)所建设的太阳能(000591)电解制水氢项目。宝丰能源2019年率先探索氢能发展路径,积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打造全球最大绿氢产能基地,布局全产业链 宝丰能源本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科技创新,率先将绿氢制备的蓝图规划变为现实,打破绿氢难以大规模制备和使用的“固有印象”,成为目前国内首家实现规模化生产绿氢的企业。 公司现已形成全球最大的3亿方绿氢、1.5亿方绿氧产能,并以每年新增3亿标方绿氢的速度不断扩大产能,未来将形成年产百亿标方、百万吨绿氢产业的规模,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绿氢生产厂和供应商,领跑行业“碳中和”发展步伐,计划用20年率先实现企业的“碳中和”目标。 对于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作为首个大规模布局绿氢的先行者,宝丰能源也在绿氢应用上全面发力,公司一部分“绿氢”将直供化工生产系统,替代化石能源生产材料,每年新增消减化工装置碳排放总量的5%,带动化工产业链实现零碳变革;一部分“绿氢”将用于氢能交通领域,助力绿色交通发展;同时,公司还将向储氢、运氢、加氢等多领域拓展延伸,实现氢能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集成顶尖工艺技术装备,实现最低绿氢成本国家能源 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指出,经济性是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据了解,宝丰能源绿氢产业集成了全球顶尖工艺技术装备,创新工艺路线,采用单台产能1000标方/小时的国际最先进高效碱性电解槽,并结合DCS、SIS自控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风光互补”发电,直供电解槽制取“绿氢”、“绿氧”,工艺技术先进、能耗低、转化率高,生产的氢气纯度达到99.999%。 新能源生产绿电的度电成本约控制在0.068元,制氢系统电耗每标方约为4.8度,宝丰能源绿氢的综合成本可降至每标方0.7元,成本在行业内最低。宝丰能源的成本优势有望打破绿氢规模化应用的核心制约,为我国实现深度脱碳作出重大贡献。 氢能产业也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6年—203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其中绿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 拥有百万吨级绿氢产能与先进技术双重壁垒的宝丰能源届时将大有可为,成为世界顶级的“绿氢”生产厂和供应商也指日可待。 声明:本文章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搜索 复制 ...
Read MoreRead MoreThe fuel for hydrogen energy vehicles is hydrogen. The hydrogen fuel engines and hydrogen-mixed fuel engines used are all hydrogen fuel engines, and both use hydrogen. By making corresponding modifications to the current gasoline engines, they can burn hydrogen. Introduction to Hydrogen Energy...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