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f the convenient fossil energy is used to create a human past, the inexhaustible controlling nuclear fusion can represent the futur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past and future, there must be an era of upper...
Read MoreRead More
新闻
4月3日8时多,6辆标有“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氢能大巴准时抵达中韩大厦,“上班族”鱼贯而出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模式”,这是吉电股份在长春市开辟的首条氢能交通示范线路试运成功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标志着该公司氢能交通“制储加用”实现全面贯通。6辆吉电股份氢能大巴准时抵达中韩大厦绿氢“制”造。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 长春氢能示范线路客车用氢则全部来自长春市唯一氢源母站——中韩示范区制氢加氢一体化站。 该一体化站在2022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赛马项目”,是由吉电股份长春吉电氢能公司负责建设运营,以水为原料,创新应用国家电投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兆瓦级高性能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装备”,制备高品质高纯度氢气产品。 据吉电股份介绍,制氢电源采用日间光伏及夜间谷电供应,分布在中韩示范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厂房屋顶上的光伏发电优先供应该一体化站制取氢气,余电供应园区企业就地消纳,整个过程达到零碳排放,实现绿氢“制”造。 智慧存“储”。“氢能、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前沿技术,提前布局氢能、储能,能够有效占据新能源发展关键环节,推动新能源资源向产业终端和价值高端转化。”吉电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才延福对氢能、储能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吉电股份坐落在中韩示范区的制加氢一体化场站 纵观氢能全产业链,氢气的合理储存是氢能应用过程中节约能耗的关键环节。拿吉电股份中韩示范区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为例,通过PEM电解水制出的氢气,经过装置检测及纯化后会先通入缓冲罐,经一、二级压缩机升压后存入储氢瓶组,并分成3组阶梯储存,确保在加氢速度稳定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压缩氢气时所需的能量。 至此,氢气在智慧存“储”的支撑下,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 “加”注便捷。作为联系氢能产业链上游制氢和下游应用的重要枢纽,加氢站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十分关键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据中韩示范区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工作人员介绍,当车辆加氢时,加氢机会根据车内余压情况动态调整加氢压力,一台氢燃料电池大巴车完成加注用时不到15分钟,比纯电动车“快充”还快,充满后可载客45人行驶600公里,比纯电动车续航还长。如此便捷快速的“补能”方式,较好地治愈了业界续航焦虑和补能焦虑。 “目前,加氢站每天最多能够制氢约450公斤,供应至少2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将在长春氢能交通示范应用中发挥高品质氢气网络母站作用。”吉电股份氢能产业中心主任王宪民介绍。 示范应“用”。氢能凭借其零污染、能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等优点,不仅实现了交通、工业、电力和建筑四大领域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还可应用于冶金、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前,吉林省《“氢动吉林”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在全省主要城市开展以城际交通、市内主干线、旅游景区等场景为主的氢能道路交通应用示范。吉电股份先行先试氢能交通示范运营,助力吉林省氢能全产业链实现由“0”到“1”的突破。 “未来,我们通过可再生能源开发氢能产业,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改善了生态环境,特别是在解决能源短缺、助力工业降碳、推动绿色出行、保证系统稳定、促进清洁供暖等方面意义重大。”吉电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才延福表示。 声明:本网站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除了燃油车和纯电动车,零排放的氢能车也成为交通出行的新工具。但装载其中的燃料电池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冬季能否正常运行,一直是掣肘氢能车大规模落地的技术“命门”。 难题正在北京加速破解。记者近日探访获悉,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已经落地北京经开区,即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明年投产。这是北京氢能领域引入的最大外资项目,未来将导入丰田技术、合力研发国产化的燃料电池,实现使用寿命突破3万小时、零下30摄氏度依然可以正常启动的燃料电池系统大规模量产。 东南六环外,丰田燃料电池项目生产工厂的金属框架搭了起来,隔壁的研发楼也已经“长”出地面。明年这个时候,将产出全球技术水平最高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项目竣工投产后,将集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形成年产1万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力,预计达产后每年产值超30亿元。 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加快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普及,解决成本难题。此外,15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也正在研发中,主要面向氢燃料重卡汽车使用。 声明: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H2Fly已经成功测试了地面低温燃料填充程序,该程序将在未来几个月为开创性的液态氢飞机飞行提供动力。液态氢被视为一个绝对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尽管效率还不如航空燃油,但它可以实现清洁的长距离空中旅行。 对航空业来说,用零碳替代物取代Jet-A煤油这一丰富的能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些"可持续航空燃料"是用捕获的碳制成的,但为了实现零排放,适用于汽车和卡车的东西是不可能的--电池太重,氢气占据了太多的空间。在这一点上,洲际绿色航空看起来最有可能开始使用液态氢。 按重量计算,氢气携带的能量是当今液体燃料的2.8倍。但是,即使你把它低温冷却成液体,它也会占用大量的物理空间--大约是喷气燃料的3.7倍。因此,它很轻但很笨重--而且一旦你开始关注一个完整的系统,这种重量的节省就会消失--毕竟,只有当把它保持在20开尔文(-253 °C /-423.4 °F)以下时,氢气才能保持液体状态。 不过,斯图加特的H2Fly公司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早在2009年就实现了首次载人的纯氢动力飞行,最近又在双机身的Pipistrel Taurus G4上安装了气态氢系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现在又在同一架HY4飞机上安装了液化空气公司的液体储存系统,并希望用液体H2重新引领天空的发展。 HY4飞机已经进行了许多以气态H2H2Fly为燃料的开创性飞行。 今天的公告涵盖了成功完成的地面燃料填充测试。该公司已经对低温油箱进行了长时间的振动和泄漏测试,该油箱单独位于左机身中,与右机身中的飞行员完全隔离。 "H2FL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约瑟夫-卡洛教授说:"今天成功的地面加注测试标志着我们在追求将HY4飞机的航程增加一倍的过程中的下一个里程碑。这是我们今年夏天即将进行的飞行测试活动的关键一步,它将证明液态氢作为中长途飞行燃料的可行性"。 事实上,如果HY4在今年夏天按计划起飞,这将是世界上第一次液氢动力客机的载人飞行。这是一项对绿色转型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我们祝愿这些人顺利! 声明: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在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京福路的中石化青云店加油站,迎来了加氢车辆,这座近40年的加油站自此有了新功能。记者了解到,这也是首都南部首座油氢一体站,站内最高储氢量达到721.5公斤。 北京南部首座油氢一体站建成投用 中石化青云店加油站始建于1985年10月31日,总占地面积3718平方米。为满足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求,大兴区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经过调研,2022年7月,选址青云店加油站,在站内西北侧闲置区域内增设加氢设备设施,正式启动油氢一体站建设。 工作人员为燃料电池汽车加氢 据了解,青云店油氢一体站为35MPa二级加油加氢站,站内最高储氢量721.5公斤,设计规模为日加注35MPa氢气1000kg(12小时)。站内加氢区设置1台35MPa双枪加氢机,氢气卸气区设置1台卸气柱,氢气压缩区设置2台45MPa压缩机及配套冷水机组,平均每小时可压缩氢气41.6公斤;储氢区设置1套12立方米45MPa的储氢瓶组,储氢量约346.5公斤。 近年来,大兴区氢能产业迅猛发展,集聚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环节企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在车辆推广方面,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旅游大巴车、渣土车、物流车、公交车、环卫车577辆。 未来,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推广和应用,加氢站建设也将逐步完善,大兴区投用的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海珀尔加氢站运营状态良好,平均日加氢量2.8吨;2023年,大兴区规划再新建2座油氢一体站,加快推进安定循环园区和临空区2座纯氢站建设,2025年年底前,建成不少于10座加氢站,全面保障燃料电池汽车加氢需求。 声明:本官网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总投资81.46亿!新疆光伏绿电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工 2023年3月17日,2023年新疆自治区重大项目集中复工开工暨一季度全区重大项目调度会举行,在位于伊宁市苏拉宫工业园区的伊犁州分会场,伊宁市光伏绿电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 伊宁市光伏绿电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81.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100万千瓦光伏电站;2000立方米/小时制氢厂;2吨加氢站等。项目建成后,将在伊犁州形成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化工及高端制造四大产业及一大园区“一带一路伊犁国际氢能示范园”良性互动。预计到2025年,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实现产值120亿元,利润20亿元。 内地首个氢能企业!国鸿氢能落户香港科学园 3月17日,国鸿氢能发文称,近日其海外平台——国鸿国际入驻香港科学园,同时将成立“国际氢能创科中心”,打造香港首个氢储能及首个跨境氢能应用项目。国鸿氢能也成为首个落户香港科学园的内地氢能企业。 国华投资宁东绿氢示范项目发布105MW制氢系统招标 3月15日,国华投资宁夏分公司国能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发布永利和清水营2座制氢站-电解水制氢成套设备及附属设备招标公告。 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永利制氢站,拟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南部梅花井煤矿采矿区外侧。采用上游光伏电站供电,利用电解水制氢生产氢气产品,经压缩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紧邻的永利加氢站(3000kg/d),同时经氢气长管拖车运输至(约30km)枣泉加氢站(1000kg/d)供氢能重卡加注使用。制氢规模为5000Nm3/h,最大5500Nm3/h。年操作时间4000h。 声明:本网站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
Read MoreRead More1.“最大”氢动力飞机引关注 2023年的1月19日,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氢电动力飞机在英国首飞成功。这次首飞虽然只持续了10分钟,但新闻界认为这已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在人类商业航空迈向绿色旅行的进程中,新能源一直备受瞩目,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且值得期待的发展方向。在人类正在尝试的新能源中,氢燃料和氢电动力都被认为极具发展潜力,而氢电动力得到了尤为特别的关注。 这次首飞的这架道尼尔228,原本是一架双发飞机。这次在试飞中,它的左侧发动机被更换成了一台氢电发动机,而右侧仍然保留着霍尼韦尔的涡桨发动机。也就是说这次试飞中,它采用的是一种混动的布局,但是试飞取得了成功。虽然试飞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这种成功会让人们看到更多的希望。 2.氢电动力的构成方式 除了左发使用的是一台氢电发动机之外,严格意义上说,这应该是一台由电力驱动的螺旋桨发动机。在它的内部,装有液氢的燃料贮箱,同时还有两部氢燃料电池组。 氢燃料电池与普通的我们说的氢氧以燃烧的方式进行反应有所不同,燃料电池是由氢和氧在一个反应的薄膜上进行反应,这种反应它的强度相对比较低,但是产生电能的效率比较高,这种反应最后直接的表达就是产生源源不断的电能。 这种方式非常接近于我们已经熟悉的石化燃料的使用方式,就是飞机携带着一个油箱,油箱里的燃料源源不断地供给到发动机里,发动机以燃烧的方式,产生机械能。现在,飞机会携带这个液氢,液氢通过与氧在燃料电池里进行反应,反应产生的电能供给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来工作,这样一种方式被人们认为是极富发展潜力的方向。 目前,使用氢燃料电池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方向,但是它也有自己目前的一些局限性。比如说,液氢的存储是要求很高的。它要求除了有压力容器之外,还必须有一个低温的环境。因为液氢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这样一来,就意味着飞机里一定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储氢装置,燃料电池本身的反应效率也是个问题。 但是无论是燃料电池还是锂电池,目前来讲还都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人类的商业航空如果想要完全地绿色化,必须要求新的能源供应方式能够产生高密度的能量。同时,维持长时间的商业飞行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这个探索道路从目前来看,应该还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很有可能最后的成功曙光会在15-20年之后才会迸发出来,变成人类商业航空的新的业态的一个大幕开启者。 3.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长期目标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分析人士指出,首款50—70座的混合动力通勤飞机可能在2028年之后问世。在本世纪30年代,电动航空可能会真正起飞。 这对控制气候变化很重要。目前全球约3%的碳排放来自航空业,随着人口增长,预计将有更多乘客和航班。到2050年,航空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新冠疫情前的3—5倍。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航空业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减少50%。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混合使用不同的技术,包括电动飞机,并对其不断进行优化。 而且,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仅使用电力,也能节省大量燃油并减少机场的本地碳排放。使用混合动力电动飞机,航空公司还可以更多地利用支线机场,降低拥堵,减少更大型飞机在跑道上的空转时间。 有鉴于电动飞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多国政府也开始支持其发展。2020年12月,冰岛政府宣布计划在2030年实现国内航班零排放,为此将积极推动电动飞机运营。无独有偶,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也分别宣布,将于2030年和2040年实现国内航班全部零排放,计划对电动飞机初期运营提供财政补贴。 声明:本网站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2023年2月28日至3月1日,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储能课题组成员赴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并与企业负责同志座谈,围绕电解水制氢行业发展现状、技术特性、应用场景、成本回收机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心成本监审三处有关同志参加调研。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热氢风光”为主的新能源专业公司,其子公司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的建设运营。 声明: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丝丝春雨为你洗涮疲惫,暖暖春风为你吹去烦恼,烂漫春花装扮你的容颜,整个春天为你带去美丽人生! 世间女子千万种,愿你活出自己最美的姿态,保持对生活的爱和热忱,奔向美好,做自己的女王! 祝你一切尽意,百事从欢, 妇女节快乐!...
Read MoreRead More氢能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路径,被视为未来主要的清洁二次能源。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深入推进,电解水制氢的重要性和设备市场迅速崛起。 华宁路250号,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上海锅炉厂厂区一隅,去年12月刚刚揭牌成立的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器时代公司")正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制氢装备发布、规模化智能产线和实验室加速建设……作为上海电气集团布局氢能赛道的重要平台,氢器时代公司将目标定位于在氢能产业链关键核心装备上取得突破。 两款制氢新产品下线 技术工人队伍做支撑 制氢是氢能产业链的最前端环节,也是氢能战略版图上的必争之地。随着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自主研制的两款电解水制氢装备新产品下线,上海电气正式跨入“氢器时代”。 在氢器时代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已正式发布的两款新产品:单体产氢量15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以及单体产氢量达到5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备。 其中,碱性电解装备采用了高性能、新型电极催化剂,与国内同类设备1100标准立方米/小时—13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平均水平相比,单体产氢量在全国领先。 电解水制氢装备新产品 与研发同样重要的,是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氢器时代公司制造部部长傅育文介绍:“两款设备从设计到落地,工艺技术团队及技能工人团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上海锅炉厂孵化出来的工艺、制造团队以高超的技术、精湛的技能,帮助我们以最快速度实现了技术设计到产品落地的过程。”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电解水制氢装备的落地,实现了国产制氢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成本的大幅下降。 加速——智能化产线加快建设 2023年规划500MW产能 在氢器时代公司,正在规划的规模化智能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已加速推进,新一代制氢装备即将实现规模化生产。 氢器时代公司副总工程师吴亮介绍:“我们已经在2023年规划了500MW的碱性电解槽产能,相当于能生产1000标方的碱性电解槽100台;在2025年规划了百兆瓦级产能的PEM产线,相当于能生产100台200标方的PEM电解槽。” 碱性电解水制氢是现阶段发展最成熟的电解制氢技术,与其他技术路线相比经济性优势更突出。吴亮表示,碱性电解水制氢是氢器时代短期内的主打产品,但从长远角度看,以PEM电解槽为代表的绿氢制造技术,将成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按照氢气的来源,世界能源理事会把氢能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绿氢是利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氢气,从源头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 “制氢成本是绿氢领域发展关键,进一步降本增效的目标仍然迫切。在规划建设的实验室中,如何通过优化材料、结构降低制氢成本,将是重要的课题。”吴亮说。 从制氢技术来看,当前,国内对绿氢的探索主要在风电、光伏制氢方面。上海电气依托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及系统集成方面的技术积累,明确提出了“4+2+x”新赛道战略,重点布局“风、光、储、氢”四大新能源领域,通过产业协同的方式降本增效,提供氢能“制、储、加、用”四大环节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声明:本网站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立即删除。...
Read MoreRead More